可惜啊刘思琦一手的好牌,结果打了个稀巴烂,东南亚大部分产业被刘思琦出售,只留下港岛一个总部,旗下的员工现在留下的也不到百人。
这么多年下来,《华侨日报》从一份日销量曾经超过10万份的顶级传媒报纸渐渐没落,如今也变成了一家二流的小报纸,平均日销量也就在一万多份左右。
【鉴于大环境如此,
每天一万份的销量收入也就在1500港币左右,要是再扣除印刷和人工成本一天的利润也只有五六百港币的利润吧。
《华侨日报》对于那些大报属
于鸡肋,别人看不上《华侨日报》,张忠华可是很喜欢的欣喜若狂也不为过,《华侨日报》在张忠华眼中就是一个香饽饽。
首先,《华侨日报》的历史悠久,他的前身可以追朔到之前提到过的《中外新报》,源头这可是1858年廷芳创办的,110年的办报历史是港岛报界的鼻祖,虽然《华侨日报》底蕴尽失,但是港岛第一份中文报纸的名头,说出去还是相当有分量的。
其次,《华侨日报》曾经是港岛的三大报纸巨头资历够老,虽然之前的渠道断了很多,但是《华侨日报》现在有不少东南亚以前的渠道,有hort便利店的渠道辅助铺货可以更快的打开市场。
还有就是《华侨日报》报社自身有印刷厂,虽然那些破机器张忠华不稀罕但是地皮还是不错的,玉皇印刷公司也可以从柴湾转移到九龙,也为玉皇事情的中央厨房那边腾出了不少空地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