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第九源言情小说网>都市小说>火爆娱乐圈,你管这叫一点点爱好> 第六百五十八章 《天龙八部》杀青 (2 / 12)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六百五十八章 《天龙八部》杀青 (2 / 12)

        时也东瀛大犯,中国宁。火热水深兮民苦,风飘雨荡兮国倾。一县名呼安远,兆民眼望靖平。台上台前,曲唱桃花之扇;戏中戏外,谁知赤子之鸣?

        只见水袖婉柔,昆腔曼妙。窈窕其身,铿锵其调。桃花染血,香君之敢爱敢憎;观众赞声,裴子其惟精惟肖。

        然则都迷桃扇,那有桃源?日寇逼歌以焚县,名伶假意而笑颜。转身座上,描黛镜前。精施盛妆,绰出戏坛。阙曲三叹,曲应来于天上;深情一往,情不晓其舌端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夜空云遏,恶鬼魂消。忽一声之喝下,瞬四面之火烧。犹自从容,桃扇声还高唱;尽皆惊恐,豺狼声彻哀嚎。

        意吁!莫道戏台皆假,如斯戏子多情。但牵家国,那惜死生。

        位卑而未忘忧国,命舍而亦有赤伶也。

        .......

        杨婷婷演唱的是谭晶版的《赤伶》。原版和李玉刚版本的《赤伶》,着重刻画一个戏子对于乱世的哀叹和自身遭遇的悲情,至于位卑未敢忘忧国,则是用忧来渲染位卑的怨。

        而谭晶这一版,一是穿插昆曲,使戏子的身份更加生动饱满;二是结尾强调铿锵这句,提升了整个作品的格局。两点交织,突出了位卑的小和忧国之大的强烈对比,使整个作品的情绪达到了顶点。特别是歌曲最后这一句望燕云,望汴梁,梦一晌!回想宋时燕云十六州,靖康之耻,真不是一般的难受。

        最后那句改编,真的可谓神来之笔,让这首歌彻底升华,中心直接被升华到了为国为民的思想涌动,让人不禁想起了抗战时期蓄须罢演的梅兰芳大师,还有抗战时期积极宣传抗战,之后又用全国巡演的收入为志愿军捐献战斗机的常香玉大师。从旧社会下九流的戏子,到为国为民的侠士,这才是更大的情怀和格局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
上一章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