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第九源言情小说网>历史军事>新书> 第68章 我有一言 (3 / 9)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68章 我有一言 (3 / 9)

        王邑挥手驱赶他:“你一介儒生,专心钻研擅长的《梁丘易》去,懂什么国政军事?少发此狂妄之言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范升急了,张臂跪在地上,拦着王邑要往前踏的脚步道:“大司空,今天下之事,昭昭于日月,震震于雷霆,正逢冬日,却征调丁壮到远方服役,藜藿不充,田荒不耕,谷价腾跃,关东连年大旱,已经涨到一石数千!吏民陷于汤火之中,便不再将自己当做国家之民,而会心存逆乱之心了。再这样下去,我唯恐边塞胡、貊尚在塞外,青徐之寇力子都、樊崇、吕母却要进入帷帐,兵临阙下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范升之所以冒死进谏,是希望能协助大司空,解天下倒悬,免得让世人归怨于大司空!还望能将我引荐给天子,极陈所言!”

        王邑却听不进去,骂道:“危言耸听!你一介并州下吏,能有什么高见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范升定是太闲才终日胡思乱想,上党的征兵和粮食还没集齐,就派你去征调!”

        说着王邑一挥手,让人将范升赶开,登车前往寿成室,无视他的呐喊和谏言。

        话虽如此,但类似的话,王邑早就不是第一次听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大司马严尤,便对用兵匈奴始终持反对意见。。

        早在十年前第一次对匈奴宣战时,严尤就曾进谏王莽,他将周、秦、汉对待北方胡族的策略总结了一下,认为周得中策,汉得下策,秦为无策,最为低劣,而本朝是欲效秦朝之策对付匈奴,实在是极大的错误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在第二次宣战的筹划中,王莽却是看中匈奴刚刚发生单于之位的替代,新单于威望不足无法管控部落,实在是出兵一劳永逸的好机会,于是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
上一章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