妹妹 (3 / 10)
标签:嘉好
我1993年从我原来读的那家小学转学到成都嘉好实验学校。嘉好为一家私立寄宿制学校,学费不菲,当时有“贵族学校”的称号。我现在还记得莫先生问我愿意不愿意转学,我扭扭捏捏的不回答,最后终于同意。我就在当年的9月转学去新成立的嘉好读小学六年级。
和我同班的有30来名男男女女的小学生,印象比较特别的有一个叫飒的女同学。飒坐在我的前排,有一双细长的弯月眼。看见可笑的事,她会用手捂着嘴格格格的笑。飒很善良,我很快和她成了朋友。另外有一个牙同学,长的壮壮的,很憨厚的一个人。他会远远的看见我,笑开眼叫道:“kevin,牛奶~”。不知道我是牛奶还是我能为牙同学盛一碗牛奶来喝。再有,就有个贵同学。长着一张桃子脸,挺鼻头,星星眼,很好看的一个脸庞。最后有一个尉同学,长着一张长脸,很彪悍的性格,说话做事直来直去。
那个时候,学校刚刚建成,很多地方还没有完工。主路还没有硬化,铺着一地的碳灰。宿舍也还没有建好,我们这些新入学的小学生都住在中学部2楼的教室里。床为通铺,十多张床拼在一起。一个教室要住2,30名学生,条件远没有宣传的那么好。到晚上的时候,由于是郊外,四周都是田地,外面的风会呼呼的刮响。睡在教室里,听一晚上的大风歌。我们早上起来就要跑步做操,然后再回宿舍洗漱,留下值日生做宿舍的清洁,其他同学去食堂吃早饭。吃完早饭到教室上课,上午4节课后,吃午饭,然后午休。接下来下午3节课,自由活动1小时,吃晚饭,看电视1小时,上晚自习,回宿舍就寝。一天就这样安排的紧紧凑凑,一天又一天,周而复始。那时还没有执行双休,星期六下午放学回家,星期天晚上返校。我和同学们天天朝夕相处,比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还长。
学校的董事长为一个成都本地商人,高高的,看着很踏实。他的儿子也在小学部读小学,比我们小一个年级,直来直往,不太说话。董事长有一辆加长版的凯迪拉克,放学回家或者是春游的时候,凯迪拉克在校车前面引路,一路浩浩荡荡。学校主任为一个中老年女教师,个子矮矮的,说话爽利。她是北大新闻系毕业的老北大,放学的时候,她老伴会骑一辆自行车来接她回家。主任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,表情妩媚,不像在学校那么严肃。
嘉好的食堂有口皆碑。早上有包子,花卷,馒头,粥,鸡蛋,牛奶和喝粥的小菜。食堂制作的一种肉花卷特别受欢迎,刚出锅的肉花卷,宣腾腾,热乎乎的,直冒油。咬一口还有葱花的香气,堪称嘉好食堂的标志性食品。中午两节课后,有食堂自制的点心,蛋糕或者炸馒头沾白糖。下午每个同学能领一个水果,大多数的时候是苹果,也会有梨,桃,西瓜。晚自习后还有一道加餐,食堂自制的点心和牛奶。至于中午和晚上的正餐那就更不用说,肉,蛋,鱼,鸡腿,炒饭,饺子,面条轮番供应。现在回想起来,嘉好的食堂还是让我喜欢。
有一次我和一个同学正在打乒乓球,忽然从围墙的缺口处爬进来一个小孩,看样子和我们一般大。他羞涩的要求加入我们的乒乓球搭子,我们同意。打完乒乓球,我邀请他一起去食堂吃饭,他很犹豫,表情犯难。他不是嘉好的学生,他是附近农民的儿子。我再三邀请他一起去食堂,他还是拒绝了。他或许觉得他和我们为两种人,他有他的世界,闯进富贵人家的子女的生活圈子对他太难。很快他就又从围墙的缺口处爬出去,从此我再没有见过他,但他犯难的表情和扭捏的神态直到现在还让我记忆犹新。还有一次是我上初中的时候,教室里搬柜子,忽然进来一个穿着朴实的小工,看样子比我们大不了什么。学生们都发出惊呼,这么小就做工了!那小孩不好意思起来,低着头,羞涩的走出教室。那一刻我知道了什么叫作社会阶层。忝为富贵,其实草莽。
即使是嘉好的学生,也并非每家都有私车的。我家就没有。每次莫先生骑着自行车来接我放学,我都有点不好意思。别的同学大都是爸爸开着小轿车来接,神气活现的摇下车窗挥手和我道别。而我坐在自行车上,两条腿岔着,像个破落户。后来时间久了,我也就大方起来,管他的,家里没车的也不只我一家。嘉好学生的“标准形象”为:中分头,白毛衣,蓝色牛仔裤,旅游鞋,牛仔裤后兜上别一把小梳子。时不时的把梳子拿出来,对着镜子梳个中分,或者是偏分,嘉好的学生很看重形象。
把孩子送到嘉好读书的家长以做生意的为多,零星有公务员或者是事业单位的,家里经济情况一般比较好。我记得有一个同学曾经和我吹嘘:他舅舅可以随时把他们那里的市长叫来。这个话我无从证实,但他舅舅来接他放学的时候,他确实坐在一辆高级轿车里。并非每个嘉好的学生都喜欢炫耀,也有很低调的。父母看起来就和普通农民没什么区别的,也有。所谓人不可貌相,谁又知道一个农村的大老粗会不会其实是一个大老板呢?嘉好的家长也林林种种。
嘉好的老师大都是其他公立学校挖来的。这些青年教师或者在原来的学校不受重视或者是被排挤,于是转战到私立学校来教书。也有公立学校退休的老教师返聘到嘉好,这些教师大都高职称,不是高级就是特级。嘉好的教师很敬业,我记得我们读小学的时候,从中学部教室我们就寝的地方正好能看见我们班主任的办公室。晚上很晚,班主任的办公室灯光还亮着。毕业的时候,班主任为我们每个同学手写一本毕业纪念册。扉页上用工整的字体为我们每个人写上祝福的话。这本珍贵的纪念册我现在还保存着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