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流名校MBA女强vs斯坦福回来的小姑娘 (9 / 10)
屏幕上没有新数据,但她的解释逻辑分明,精准高效,一瞬间就让在场所有市场和公关团队的人迅速抓住了关键点。
“简单来说,我们不仅关注用户的‘二次交互’,更关注他们在使用过程中,对哪些功能点表现出了‘探索性行为’。”
“这部分数据目前没有放在公开PPT里,但已经在内部的测试阶段被纳入因子权重分层。”她微微一笑,语气沉稳,“如果你有兴趣,待会儿会议结束后,我可以和你分享更详细的数据报告。”
她的声音依旧平缓,但回应内容却比艾优的问题更进一步,直接覆盖了她的所有疑问,同时还提供了一个‘超前思考’的视角——这不仅仅是回访率的问题,而是‘用户如何在产品里建立长期的自主探索行为’的问题。
艾优的眼睛微微亮了一下。
但劳芙琳还没有停下。
她轻敲鼠标,翻到下一个PPT,顺势切入艾优的第二个问题:“关于交互框架的问题,我们确实也考虑过模态转换优化。”
她顿了顿,语气平稳:“但从现阶段的工程成本和市场反馈来看,现有界面优化的投入产出比仍然更高。”
“模态转换交互是一种有效的用户体验增强手段,但它有一个前提——用户的学习成本是否低于他们的耐心阈值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